一场婚礼20万元打底中国人结婚大多“花钱找罪受”
导读: 有人在豆瓣上提问办一场普通婚礼要多少钱,她计划和男友攒够钱以后就结婚。但大家的回答着实有些吓人。无论是来自一二线,还是三四线,甚至是十八线城市的回答,说办一场婚礼要十万元起步的人不在少数。对此,有人感…
有人在豆瓣上提问办一场普通婚礼要多少钱,她计划和男友攒够钱以后就结婚。但大家的回答着实有些吓人。
无论是来自一二线,还是三四线,甚至是十八线城市的回答,说办一场婚礼要十万元起步的人不在少数。
对此,有人感慨说:“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中国吗?好歹我也在二线省会,也没听过最低要十多万保底的啊?”
每到五一、国庆这样的婚礼黄金周,份子钱总是多得让滴血。别看结婚的新人收钱收到手软,他们可一点都没少花。
2017 年的时候,婚恋网站百合网发布过一份《中国人婚礼状况调研报告》,调查了六个省份的新人婚礼预算。
不管是沿海的广东、江苏,还是内陆的四川、陕西,新人结婚的预算都集中在 4 万到 8 万之间。而且,想办个简单的婚礼也并非不可能,即使在和上海,也有超过 10% 的新人花了不到4万。[1]
不过,这是 3 年前的情况,结婚的花销一直在水涨船高。结婚服务平台婚礼纪发布的《2020 年中国结婚消费趋势洞察》显示,2019 年平均中国每对新人结婚消费达 22.3 万元,是五年前的 3.5 倍。[2]
来自中国婚博会广州冬季展的一份数据显示,2018 年广州市的新人把一半的婚礼钱用在了婚宴上。
而 2019 年的秋季上海婚博会交易金额也同样印证了这一点——交易额最高的一项就是酒席。[3]
在大家还不怎么富裕的 1980 年代,酒席就占了婚礼的六成支出。三四十年过去了,大家的生活条件,特别是饮食条件已经显著改善,酒席依旧是婚礼最花钱的一个环节。
根据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符国群等人的研究,1980 年代到如今,中国人的婚宴规模从平均的 14 桌增长到了 36 桌,是过去的约 2.6 倍。而单桌酒席费用增长得更快,按不变价格计算,1980 年代每桌是 64 元,2010 年代达到了 263 元,增长 3 倍多。[4]
“坐标包邮区二线 桌,不包括酒水香烟。”“正在筹备婚礼,老家县城 20 桌,1000 左右一桌。城里差不多 30 桌,1600 左右一桌。都不包含烟酒。” “我们在南京,十五桌 ,一千八百八一桌,烟酒另算,南京这边结婚要吃三餐,想想都是钱啊。”
有新人曾期待靠婚礼来捞一笔,在网上发问“怎么办婚礼才能赚钱?”,但发现除非什么都用最便宜的,否则只有亏钱的份。如果是属羊的今年多大在广东,那更得打消这个念头。
在“怎么办婚礼才能赚钱”这个问题下面,有人劝提问者别作太大期待:“不一定赚钱不说,累都累坏了。”
因为酒店宴席、婚礼策划这些不提早定就没了。比如对婚礼效果影响极大的四大金刚(司仪、跟妆师、摄影师、摄像师),一般要至少提前半年预约,如果婚礼是在五一、国庆这样的结婚高峰期,可能要更早预订。
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、中秋 8 天假期里,宁波的婚礼司仪明明一个人就主持了 13 场婚礼。[5]
况且,对于很多人而言,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仪式,要想尽善尽美的话,必须得做充分准备。从亲朋好友有没有安顿好,到自己的身体状态好不好,都影响着婚礼的。
不过,根据调查,并不是所有新人都有那么充足的时间来准备婚礼。虽然有 40.1% 的新人为婚礼筹备了至少一年,但还有 34.5% 的人只用了 1 个月时间准备,分化严重。
这份调查报告同时解释了为什么会有 1/3 的新人备婚时间这么仓促,第一大理由就是年轻人工作太忙了,工作都处理不过来,哪还有时间顾婚礼呢。[2]
“每天有收不完的快递,每天有逛不完的淘宝。从开始的焦虑,到现在的崩溃。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,在洗澡的时候忍不住崩溃大哭。”一位新娘在小红书上这样分享自己的备婚心态。
婚礼要协调的关系、准备的物品极多,马拉松式的准备会日复一日地消耗着新人的热情与耐心。因此,备婚到最后,很多人都在期待自己结婚的日子快点到来,早日。
“老公说我状态不好,要不要延迟婚期?不要,不要,不要!我恨不得明天就结束了,天知道这婚礼都准备了差不多一年了,还不是堆到最后十几天准备完!”另一位新娘分享道。
然而,当马拉松式的备婚终于结束,新人终于办完了婚礼,却很有可能发现,自己虽然花了大量时间、精力和,却并没有得到一场欢欢喜喜的婚礼。
根据中国青年报等机构的调查,受访者中有 72% 的人对自己的婚礼不满意。为什么费心费力办,反而吃力不讨好呢?
在小红书上,很多新娘会复盘自己的婚礼,有、有甜蜜、也有不满,而大家对婚礼感到不满意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婚礼行程太赶、太累。
有不少新娘都提到结婚当天要凌晨四五点就起来,开始化妆换衣准备接亲仪式;而结婚仪式结束后,又要迅速换装补妆,接着开始一桌桌的弯腰敬酒。
而除了太赶、太累之外,最容易让新娘感到不满的地方就是本应属于自己的婚礼,却老是被人指手画脚。
有新娘这么解释婚礼令她堵心的原因:“我爸爸不出钱又不出力,还嫌弃我们办得不好。什么都想要最好的,攀比心很重,他说档次要高,不然他在亲戚朋友面前。”
做父亲的,不为女儿的婚礼出钱出力,这样的事肯定不会是多数,但面子的确是很多父母希望自己子女的婚礼大操大办的原因所在。
在符国群等人的研究中,一些被访者就表示,自己本身“并不想置办那么多场酒席和分别在男女双方父母所在地举办婚礼,但很多情况下是‘奉父母之命行事’和‘遂’家长之愿。”[4]
90 后是现在结婚的主力军,照理来说应该是网上查备婚资料最勤的人群,但事实上非互联网原住民的 60 后和 70 后在这个问题上的检索力度并不比 90 后少多少。
为了给自己的儿女办一场像模像样的婚礼,爸妈们真的是做足了功课,只是苦了新人们,要在自己的婚礼上完成一场重要的家族社交活动。
来源:
免责声明: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、删除等相关处理。